行业动态
嘉兴内河多用途港区快速成长
据新华社报道,嘉兴内河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宝喜介绍,码头扩建工程目前已顺利竣工,码头外贸作业区将由原来的4.8万平方米增加到7.1万平方米,未来港区的年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20万个20呎柜。
陈宝喜介绍,今年一季度,嘉兴内河港多用途港区海关监管的货运量共计15.79万吨,同比增长49%,货值1.57亿美元,增长27%。
嘉兴内河港多用途港区是交通部规划的全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同时也是浙江省重点工程和全省第一个内河集装箱码头。该港区在短短两三年间,由一个普通内河小码头,发展成为年集装箱吞吐量超10万个20呎柜的浙北地区最具规模的内河公用码头和物流基地。码头作业区从4.8万平方米发展到7.1万平方米,转关方式从简单的陆路转关发展到「水、陆」两用双通道转关,转关货物品种从单一的废纸发展到原木、机器设备、原材料等多个品种,转关模式从普通的转关运输发展到「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
陈宝喜表示,港区刚成立时,货运量不大,企业观望心态很浓厚。为了打消企业的疑虑,嘉兴海关采取主动,通过举办业务推介会、专题讲座会等形式向企业介绍海关政策和港区业务,码头因此有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越来越多的货代企业入驻港区,海关又开始谋划嘉兴内河港区的未来发展之路。年初,嘉兴海关针对企业需求和港区现状,推出了适宜港区发展的「水、陆」两用双通道转关和「属地申报、口岸验放」通关模式,同时深化分类通关、无纸化通关,为企业减负增效。
当地企业振石集团浙江宇石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驻港区经理夏艳慧介绍,「水水」转关运输模式为公司进出口节约了时间、降低了成本,也大大减轻了货代企业工作量。今年一季度,公司「水水」转关集装箱量达4,900个20呎柜,是去年全年的1.5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