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中国统计局日前发布2012年 GDP、投资、消费等多项重要经济资料。钜亨网报道称,对於消费资料,中国商务部此前预计,2012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突破21万亿元,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达到55%,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专家表示,促消费关键是要增加居民收入,收入分配改革等长效政策应尽快落地。

钜亨网引述中新网报道,商务部近日公布的资料显示,2012年,中国国内市场运行平稳,城乡居民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1至12月,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销售额增长8.3%。其中,12月增长8.5%,增速已连续5个月在8%以上。

国家统计局此前公布的资料则显示,2012年前11个月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86,833 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4.2%。对於2012年全年的消费资料,根据《北京日报》早前的报道,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在全国商务工作会後表示,2012年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达21万亿元,总比增长超过14%。

商务部预计,201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1年时的51.6% 提高至55%左右。在出口大幅下滑、投资增速放缓的情况下,2012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超过投资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引擎。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近日表示,2012年国内居民消费的快速增长,和促消费政策有很大关系。2013年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仍然具有比较大的潜力。

沈丹阳指出,从总需求角度来看,现阶段中国正处於消费升级的重要时期,城乡居民储蓄馀额接近40兆元,这说明中国的消费潜力是很大的,更新换代的需求、服务消费的需求、新兴和高端消费的需求特别旺盛。

沈丹阳分析认为,只要经济保持回升,政策调整得当,改革措施得以推进,今年国内消费保持持续平稳增长的态势仍然是没有问题的。

「2013 年消费仍然可以保持平稳的增长」,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经济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雪松表示,要促进消费,关键是要增加居民收入,根本上是推动收入分配体制改革,同时要推动城镇化,推进户籍制度的改革,政府也要加大对公共服务的投入,这对於消费环境的改善也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沈丹阳也表示,国家将加快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努力改善民生,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推进城镇化进程,这些方面都可以更有效地释放居民的消费潜力。

商务部指出,虽然有一些流通领域的促进政策会逐步退出,但是其他的政策会逐步出台,特别是与分配、收入有关的政策出台後会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的资料显示,2012年中国进出口增速仅为6.2%,远低於年初设定的10%的目标,因此,在当前外贸增速回落、投资放缓的背景下,靠扩内需促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必然选择。